热搜: 购彩大厅登录中心开户
中新网盐城12月2日电 题: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清风护企”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作者 顾名筛 袁登国 顾莉
12月1日一早,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专职副书记柏高群来到挂钩服务的弘安显示技术项目工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弘安显示技术项目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下同),主要生产超高清LED显示屏系列产品,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计划下个月竣工投产。为帮助查找节能潜力降低碳排放,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前期专门邀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该项目开展公益性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对于该项目来说,能否纳入园区绿色化项目库,这一结果显得非常重要。
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相关负责人实地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党政办供图
作为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唯一以“环保”冠名的省级高新区,盐城环保科技城内,节能环保企业鳞次栉比。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这里的141家规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开票406亿元,同比增长12%。
去年8月份,盐城环保科技城发布了《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零碳示范园区发展总体规划》,从土地利用、产业功能、能源、交通、建筑、社区、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谋篇布局,助力产业集群加速向低碳、绿色方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面对“零碳”转型新课题,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监督该从何着手?如何助推全国绿色产业示范高地建设?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只有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置身一线,才能找实监督切口,推进面上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和常态化。”
据介绍,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下沉服务总投资100亿元的天合光能项目以及江苏中车、中科重工等8个规上企业。办事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题?惠企政策是否享受到?生产要素是否得到充分保障?……带着这些问题,工作人员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把脉问诊,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
围绕绿色发展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等重点,一系列监督举措掷地有声,运用监督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问责清单、成效清单,督促被监督单位厘清责任、找准问题、提升质效。仅今年10月份,针对企业提高废气处置能力效率问题,以及督促企业制定减排方案问题,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就提醒约谈3批次,目前整改率达100%。
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建设跟进监督机制,构建清单交办、跟踪催办、回访督办的闭环工作机制,确保问题“对账销号”、责任落实落地,及时清除项目建设路上的“拦路虎”,助力项目建设“提速加码”。
在护航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置身一线,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清晰路径。9月份,针对新建项目中介机构管理、工程建设与政府采购存在的职责定位不明晰、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等问题,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专门对4个职能部门发出提醒函,从“监、招、建”三线分离的管理体制方面提出建议,并对重点部门、重点事项开展专项督查,同时对相关人员开展廉政提醒谈话,做到“清风优环境,护企促发展”。
为激励重点企业主动提标改造并发挥示范作用,从源头为生态环境减负,同步加快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盐城环保科技城纪工委在建立“企业微信群一点通”的基础上,在江苏中车等两家企业建立了营商环境监测点,从最严标准、培育帮扶、验收认定、动态管控四个维度,创新构建“绿色标杆”示范企业认证监管体系。
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23年度绿色制造公示名单中,江苏中天伯乐达变压器有限公司上榜,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这是盐城环保科技城继上半年获批6家省级绿色工厂后的又一次飞跃。今年以来,盐城环保科技城已有78家企业成为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26家企业成为省级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
中新网无锡12月2日电 (记者 孙权)11月30日-12月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高峰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活动期间,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无锡)合作试验区(简称“试验区”)正式揭牌。
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无锡)合作试验区揭牌仪式现场。无锡市台办供图
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民生性、支柱性产业,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是惠及民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作为台资集聚高地,无锡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了很好的食品产业基础,形成了以茶叶、大米、阳山水蜜桃等绿色食品和中华老字号为特色,特殊食品为规模,江南大学为人才支撑,未来食品为发展方向的“政府+科研+企业”发展模式。
此番揭牌的试验区,也是继无锡锡山台湾农民创业园之后,落地无锡的又一重要的对台交流平台。根据计划,试验区将积极推动两岸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引入两岸食品科技产业创新链要素,加速集聚两岸食品科技领域企业、人才、资金与技术,加快构建两岸食品共同市场,探索协同创新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海峡两岸食品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标杆区。
此前,试验区的“三区四中心”战略定位、五大主要目标、十大重点产业和八大建设任务均已出炉。到2025年,试验区内食品科技领域台资企业要达到10家。
选择食品产业入手,无锡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当地集聚了一批国际知名的食品产业链企业,形成了知名度较高的食品商贸集散中心。
2021年,无锡获批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今年,为全面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锡还制定发布了《无锡市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25年)》,对产业发展、人才的引进、保障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要求。
“希望两岸食品产业界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能主动参与试验区建设,聚焦食品与健康产业前沿热点,广泛开展各类产学研交流,为食品与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深化无锡、台湾食品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无锡市委常委周常青表示,当前,无锡市委市政府正聚焦升级传统食品、做强健康食品,布局未来食品,加快科创平台升级、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特色食品园区和产业集群建设,致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东方食品谷”。
第三届海峡两岸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高峰会同期,还举办了海峡两岸食品科学与技术研讨会和第三届江南创新创意食品展。
无锡是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截至今年10月,该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2552个,协议台资超130亿美元,引进利用台资超70亿美元。据无锡市台办统计,目前,在无锡从事食品行业的台资企业近30家。(完)